2016至2017赛季季后赛首轮激战正酣,上赛季总决赛的参赛队伍骑士与勇士竟不约而同,首轮便以4比0的比分大胜对手,顺利晋级下一轮。其余的6组系列赛,究竟哪些队伍能够成功晋级,目前仍是未知数。
我们不必关注过往的胜负记录,先审视系列赛的本质。NBA的季后赛遵循七场四胜的规则,以此决出最终的胜利者。具体而言,哪支队伍率先赢得四场比赛,便宣告系列赛结束并成为赢家。那么,为什么NBA选择这种赛制来决定总冠军归属?这套季后赛的规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设计考量?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往下看。
【七场四胜制 已有超70年历史】
绝不能以为七场四胜的赛制是新生事物,早在1949年BAA更名NBA之际,这种季后赛规则就已施行。根据NBA官方记录,BAA仅存的三年运营历程同样被纳入联盟整体历史范畴。BAA时代的季后赛赛制,在1947年和1948年基本一致,东部和西部冠军通过七战四胜的系列赛决出胜者,该胜者将晋级总决赛。此外,东西部排名第二的四支队伍分成两组,每组进行三战两胜的系列赛,两组的胜者再进行另一场三战两胜的系列赛。表现最出色的那支队伍,会与东西部两个冠军之间的获胜者,展开一场七局四胜制的较量,最终胜出者将赢得总冠军称号
这听起来颇为深奥吧,实际情况是,采用七场四胜的赛制,早在篮球联赛建立之时就已设立,并且是最终决赛的固定模式。
1947年,费城勇士队通过东西部第二和第三名的对决脱颖而出,在总决赛中以4比1战胜了西部冠军芝加哥雄鹿队,费城勇士队赢得的这个总冠军也被视为NBA历史上的首个总冠军。1948年,巴尔的摩子弹队同样在东西部第二和第三名的较量中取得了胜利,并在总决赛中击败了东部冠军费城勇士队。
1949年,BAA的竞赛规则出现调整,NBA东西部季后赛由此正式设立。东西部各配置四支队伍参与季后赛,首先各自开展两轮三局两胜制的对抗,每轮胜出的两支队伍再进行一场七局四胜制的最终决战以产生总冠军。除首轮和次轮系列赛的局数存在差异外,其余赛制安排已与当今NBA季后赛基本一致。
1984年,当代篮球联赛的季后赛机制正式实施。东西两个赛区各有八支队伍进入竞技阶段,依据常规赛的位次进行对手分配,全程包含四番较量以产生最终冠军。按照1984年的规则,只有第一轮赛事采用五战三胜的赛制,其他所有回合均采取七战四胜的竞技模式。到了2003年,情形再次转变,NBA决定将季后赛第一轮的赛制也调整为七场四胜模式。从那时起,七场四胜制便成为NBA季后赛中独一档的赛规,所有系列淘汰赛均以此规则进行决胜负。
这种七场四胜制的赛制形式,在篮球联赛中已经实行了七十多年。
【为什么会是七场四胜制?】
七场四胜制,三场两胜制,五场三胜制,九场五胜制这几种赛制本质上一样,都不允许比赛以平局告终,目的是保证一个系列赛结束后双方必定决出胜负,从NBA最早的比赛规则可以看出,七场四胜制仅用于总决赛,其他场合都用三场两胜制,后来逐步改成五场三胜制,最后所有系列赛都统一采用七场四胜制。
这表明七场四胜制并非一蹴而就的方案,而是历经漫长岁月逐步完善形成的制度。之所以最终采纳七场四胜制,主要基于以下几个考虑:
七场四胜制规定,赢得四场比赛的队伍在达成4比0时,参与的四场对决中一半安排在主队场地CBA看球吧,另一半安排在客队场地,这种安排方式是五场三胜制和九场五胜制所不具备的,因为这两个赛制需要奇数场胜利才能决定胜负,所以一旦某队以3比0或5比0全胜,就无法保证主场和客场比赛的次数均等分配。
三局两胜的赛制虽然也能产生七局四胜的结果,但前者包含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明显强于后者,并且比赛过程相对仓促,难以让球迷充分领略竞技魅力。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以及关注人群的不断扩大,三局两胜的赛制逐渐被废弃,七局四胜的赛制则确立了主导地位。
职业篮球联盟NBA,其工作范畴不仅限于篮球本身,也包括商业层面的拓展。季后赛作为常规赛之后的决定性赛事,其竞技水平远超常规赛,因此吸引的观众关注度也更高。为了在球员体能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找到最合适的比赛模式,NBA一直在探索各种方案。最终形成了诸如五场三胜、七场四胜等赛制。九场五胜制显得过于冗长,这种方式也不适宜被采纳为NBA季后赛的规则。
赛场数量增多,NBA季后赛整体收益随之增长,球队的相应分配也得到提升。据美国媒体披露,2003年赛制调整后的首个赛季,分红比例就提高了近十分之一,并且这一数值逐年上升。
季后赛赛程被拉长,未进入季后赛的球员以及首轮出局者获得了充足的休整期,他们得以利用这段时间调整身心,为新赛季的征程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那么七场四胜的赛制里,实际的双方对调场地顺序是怎样的呢?
【2-2-1-1-1赛制获全票通过】
七场四胜制的比赛里,有三种常用主客场布局,分别是“2-3-2”,“2-2-1-1-1”和“1-1-1-1-1-1-1-1”。其中,“2-3-2”是指占优一方先进行两个主场,接着安排三个客场,随后再进行两个主场。“2-2-1-1-1”则表示占优一方先打两个主场,再安排两个客场,最后三场依次是主场、客场、主场。“1-1-1-1-1-1-1-1”的安排则是占优一方先进行一个主场,然后是一个客场,之后主场和客场交替进行。能够明确的是,不论运用何种方案,只要某队以4比0的比分彻底击败对手,其在晋级过程中作为主场和客场进行比赛的场次数量必然相等,这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不公正的情况。
早期NBA采用七场四胜制的系列赛,大多采用“2-2-1-1-1”的主客场次序,只有1985年以前四年总决赛例外,具体是1971年、1975年、1978年和1979年。1985年后,随着魔术师约翰逊与大鸟伯德的激烈对决,NBA调整了主客场分配方式。1985年至2013年间的季后赛,非决赛阶段的对战赛程维持“2-2-1-1-1”的赛制,而决定冠军的系列赛则调整为“2-3-2”的主客场模式,此举旨在降低球队在总决赛期间因客场作战产生的旅途劳顿。毕竟NBA分为东西两个大区,而往届总决赛的常客洛杉矶湖人与波士顿凯尔特人,他们各自所在的城市相距很远,达到了3000英里(4828公里)。
这种比赛形式虽然能降低球员的旅途劳累,但对占据主场之利的一方却显失公允。他们需在两个主场过后,接连面对三个客场,一旦在客场遭遇对手连赢三局,便会陷入极为不利的境地。在2013年10月,NBA的所有所有者一致同意修改总决赛的赛程,把主客场对阵的轮次安排从“2-3-2”变更为“2-2-1-1-1”。
现在NBA季后赛的所有系列赛都采用七场四胜制,并且都是按照“2-2-1-1-1”的顺序来安排主客场对抗。
【最残酷的方式带来最精彩的比赛】
讨论七场四胜赛制里哪场比赛最为激动人心,几乎每个人都会立刻指出:第七场。
第七场比赛在七场四胜制里被称为关键对决,一旦进入这一轮,表明双方在系列赛的比分将重新归零。NBA季后赛历史上,截至目前一共上演过126场这种决定胜负的较量,其中不少都是广为人知的精彩对决。
1998年东部决赛,公牛队以4比3险胜步行者队,这场系列赛的第七场对决,是乔丹与雷吉-米勒这两位超级巨星的直接对话,他们的恩怨情仇众所周知,米勒曾公开表示自己绝不会效力于尼克斯和公牛这两支球队,然而公牛队最终历经艰难击败步行者队成功晋级,皮蓬在赛后坦言,这系列赛是他整个职业生涯里最为惊心动魄的一个季后赛阶段。
2016年总决赛期间,骑士队一度以1比3落后于对手,但在勒布朗-詹姆斯的带领下,球队成功发起反扑,连续赢下三场比赛,最终以4比3的总比分实现逆转,夺得总冠军荣誉。在决定性的第七场比赛中,詹姆斯贡献了三双数据,全场拿下27分、11个篮板和11次助攻,同时还有2次抢断和3次盖帽,帮助克里夫兰终于赢得了总冠军,完成了他许下的承诺。
【结语:七场四胜制赛制也将改变?】
那么,这种抢七的精彩还能延续多久?
2014年NBA主席萧华刚上任,就曾提出过一项建议,希望NBA季后赛能参考NCAA锦标赛的制度,使用单场决胜负的赛制,这种赛制能让比赛过程更富戏剧性,也能给观众带来更多惊喜,因为单场淘汰制正是NCAA锦标赛最吸引人的地方。
小牛老板马克-库班对于萧华的看法,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口头上说说,真要实施起来,困难还是不少。毕竟单败淘汰的方式,随机性太强了,没有人乐意看自己在打了很久的比赛里,因为运气不好就输了。所以NBA到如今,还是坚持用七场四胜的赛制来决定胜负。
可能未来会诞生一种比七场四胜制更为简便,也更为高效的季后赛竞赛方案。
至于时间么?还是等待萧华的决定吧。
vs
科林蒂安
vs
尤文图德
vs
巴西国际
vs
瓦斯科达伽马
vs
巴伊亚
vs
克鲁塞罗
vs
篮网
vs
爵士
vs
76人
vs
犹他爵士
vs
布鲁克林篮网
vs
费城76人
vs
森林狼
vs
奇才
vs
华盛顿奇才
vs
明尼苏达森林狼
vs
弗拉门戈
vs
火箭
vs
休斯顿火箭
vs
鹈鹕